截至2024年底,亚投行投资支持的交通基础设施超5.1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约1.28圈,惠及超4.1亿人口;新增213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支持的能源领域项目每年可减少近3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约871万人获得更加安全的饮用水供应……
从空中俯瞰亚投行位于北京“鸟巢★◆■◆■◆”附近的总部,“中国结”与“鲁班锁★◆■★”造型寓意互联互通◆◆★◆■、连接世界。
十年,见证着亚投行不断成长壮大的轨迹★◆■,也创造了许许多多基础设施投资改善人民生活的故事★◆。
正如这一建筑所传递出的深刻含义,亚投行正以实际行动强壮基础设施筋骨,打通区域经济脉络,架设南北合作桥梁■★◆★◆★,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生动篇章。
新起点上◆★■,持续深化多边合作,亚投行将为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家由发展中国家倡建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怎样在运营和治理上更标准、透明?
项目越投越多◆■。截至目前,已批准322个项目,批准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带动超2000亿美元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设定目标之一是到2025年气候融资占批准融资额的50%。这一目标已于2022年提前实现,并连续三年保持在这一水平之上。
“亚投行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有效弥补了全球基建投资缺口,不仅帮助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对促进全球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说。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炎炎烈日◆◆,在孟加拉国达卡专区偏远的帕德玛巴瑞村,村民阿克塔尔正在享受电风扇带来的夏日清凉◆■。
以实际行动促进区域发展,亚投行■★◆“点亮”的不仅是村庄,更是当地人民生活的希望。
由中国倡议发起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朋友圈”从最初的57个创始成员扩展到110个,带动超2000亿美元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区域发展◆★、推动多边合作贡献着独特力量。
“亚投行从成功筹建到顺利启动和稳健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亚投行始终遵循平衡开放包容的多边合作范式◆◆★★◆,切实做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有效凝聚各方共识,将多边主义落到实处★■■,成为促合作、谋发展的多边平台。”金立群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亚投行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最大的联合融资伙伴◆◆;与逾百家国际多边组织、区域金融机构◆★■、私营部门与慈善组织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融资伙伴关系局,设立海外办事处……在所有批准的项目中,很多是亚投行与其他多边开发银行联合融资的项目。
优先投资绿色基础设施,加强互联互通和区域合作,优先投资科技赋能的基础设施,动员私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融资……
按国际标准办银行★★,◆■★■“精干■★、廉洁◆■■★◆★、绿色”的核心理念已深深刻入亚投行的基因——
★■★■■■“十年时间充分考验了亚投行。”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说■◆★★★,“筹备亚投行时,我们希望这个新机构能有良好的声誉◆★◆,做到‘精干、廉洁★★◆■、绿色★★★◆◆■’,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这些目标都已实现■■。”
2015—2025,十年弹指一挥间,精心播下的种子,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非洲科特迪瓦◆◆■,一个亚投行2023年批准投资的农村公路项目落地,大大减轻了持续降雨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村民出行、就医都更方便了,农民们还能将种植的腰果和可可豆销往全球,大家非常高兴★■。”科特迪瓦基础设施更新项目协调人吉尔伯特说。
没有政治色彩■★★,贷款无附加条件,★★◆■“大家商量着办”——成为亚投行的另一大魅力所在。
“亚投行在治理、透明度、国际标准和合作等方面树立了典范。”世界银行前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曾这样评价★◆◆◆◆■。
凭借稳健的发展和高标准的治理,亚投行赢得了资本市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一直保持穆迪、标普、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最高AAA级信用评级◆■■◆。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设施联通织就发展活力网,亚投行以■★◆■◆★“融资”结合“融智”★★◆■★,撬动了地区发展的重要支点。
这一项目还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施工方在修建风电场周边公路时专门建设了廊道,方便野生动物穿行。
■◆◆◆■★“走过十年,亚投行马上将进入少年时期。”金立群说,作为一家年轻的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将持续与时俱进■◆★,以长远视野推动更多“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落地见效。
自成立以来◆◆★,亚投行始终坚持国际性、规范性和高标准运营■◆■◆★,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在亚投行,发展中国家的股份占比约七成,发达国家约三成。金立群说,在这个机构,发展中成员与发达成员■★、大股东和小股东都能协力共事★◆★◆■,以共识为导向开展合作◆■■◆。“充分践行多边主义,这是亚投行十年来不断发展取得成效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亚投行所倡导的多边合作和开放、共赢、包容的精神★■■★,在世界面临更多不确定性的当下尤显可贵,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傅晓岚说◆★★。
受益成员分布越来越广■★■◆★★。惠及38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除了亚洲◆◆■◆★◆,还分布在非洲、拉美等地,涵盖能源、交通、水利◆■■、公共卫生与教育等领域,多个项目成为国际合作典范……
亚投行还不断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成功发行了美元、英镑、人民币、欧元、澳元★■★◆★、港元等基准债券。截至今年5月底,亚投行存量债券达540亿美元等值。
就在去年,亚投行推出了“基础设施科技平台”,这一平台面向全球公众开放,鼓励基础设施科技领域的分享和互动★■■★■◆。
“我们不仅提供资金,还希望用发展经验帮助更多国家。这些经验和知识的作用是金钱无法衡量的◆◆★◆■。”金立群说,作为一家多边开发机构,不仅仅要考虑自身发展■◆◆◆,还要考虑如何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进程,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发展效益。
亚投行还以实际行动创新融资模式,提升私营资本的意愿和投资效率■★■。在与新加坡Clifford资本共同创建亚洲首个基础设施证券化平台(Bayfront)后,又追加6000万美元投资该平台发行的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撬动更多私营资本参与投资。
这个曾经“被电力遗忘的角落”2016年迎来命运的改变■■■◆。这是亚投行开业运营后投资的首批项目之一、也是第一个独立融资的项目,投入1.65亿美元贷款帮助当地改造升级配电系统,让1250万农村人口告别缺电的历史。
■■◆“这曾经是遥不可及的奢望。”阿克塔尔说,以前村里没电■★■■◆★,孩子们晚上写作业都要点煤油灯★■。“如今■■,我们再也不怕天黑了。”
面向未来■★,亚投行步履铿锵:坚持多边主义★◆■◆★,大门始终敞开,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积极拓展更多样化的本币贷款,注重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深化“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印度尼西亚■★★★,2.16亿美元贷款助力改造贫民窟,约970万居民受益;在中国云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助力鲜花、蘑菇更好◆★■★、更快走向国际市场,带动当地农户收入增长25%以上★★◆;在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亚投行投入2.48亿美元帮助当地66万居民获得清洁饮用水;在孟加拉国,亚投行气候导向政策性融资落地,支持当地政府将适应及减缓气候变化、抗灾能力提升等纳入政策框架……
老挝南部塞公省和阿速坡省,一座座巨型风车矗立在群山间■◆■★。这是由亚投行与亚洲开发银行共同融资的首个东南亚跨境风电项目,并成功动员其他十家金融机构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运★◆■■。
坚持高标准★◆◆★■,注重把控项目质量◆◆■◆★■,与其他多边机构开展合作……这些成为亚投行公信力、吸引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
2013年10月,中国倡议成立亚投行;2015年4月15日■■◆★■,意向创始成员总数达到57个;当年12月25日,亚投行协定生效,亚投行宣告成立◆★◆■◆;2016年1月16日,亚投行正式开业运营……
所有采购项目都要和合作方签署反腐败协议★◆◆◆■◆;管理层遴选◆■■■◆“公开、透明、择优■■◆■”,将该原则体现在机构最高法律文件中;建立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保持机构精干高效,设置非常驻董事会制度★■★★★,员工只有不到700人■★◆★◆,来自超70个国家……
“为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在亚投行成立时提出的初衷和宗旨,放在当下国际政治经济深刻变局中◆★◆,更显意义深远。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矛盾■★◆■■■、经济增长趋缓等多重挑战◆◆◆■,作为多边开发银行的亚投行将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齐◆■★★,泰山移◆■”。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掣肘难题■★■★◆■,更好助力区域发展◆■■、增加百姓福祉◆■★★◆。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说,亚投行创新运营与合作模式,以灵活★★★◆◆、务实的方式大力支持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际多边合作的新典范◆◆■■★◆。
★■◆“朋友圈”越来越大。亚投行成员数量从57个创始成员增至目前的110个★★◆■★,遍布全球六大洲◆★★,覆盖世界81%的人口和全球65%的GDP◆★;